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
1.40 万字 | 2025-04-08 14:30更新
《唐·吉诃德》(又译作《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等)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岀版的长篇反骑士小说。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唐·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文学评论家称《唐·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25.80 万字 | 2025-04-08 14:31更新
无论是在大西洋东岸的罗马帝国,还是在太平洋西畔的东汉帝国,不同种族,不同习俗的人们都被一笔湮没了千年的超乎想像的上古宝藏所吸引。于是,在公元97年,甘英,塔西佗,图拉真……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们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接触,为了荣耀,为了诺言,为了爱情,为了生命的意义,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着这笔无与伦比的宝藏:东汉,罗马,贵霜,安息,埃及,迦太基,日尔曼尼亚……他们开始书写人类的全球性通史。
27.00 万字 | 2025-04-08 14:32更新
本书收作者一九三三年一月至五月间所作杂文四十三篇,一九三三年十月由上海北新书局以青光书局名义出版。一九三六年十一月曾由上海联华书局改名《不三不四集》印行一版。此后印行的版本都与初版相同。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1〕上的《自由谈》的杂感。
12.00 万字 | 2025-04-08 14:29更新
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朱光潜认为他的小说屈指可数……。是的,《骆驼祥子》畅销美国,《茶馆》震动欧洲,老舍在世界文学中自有他的地位。人们期望更多地了解老舍,了解他的经历、性情、思想、人格……。这就需要传记:他传、自传,不止一种。
6.80 万字 | 2025-04-08 14:28更新
老舍笔下的祥子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当他认准了拉车这一行,他就成了车迷,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着勤劳和坚韧,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不容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
5.00 万字 | 2025-04-08 14:28更新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9.80 万字 | 2025-04-08 14:30更新
《林海雪原》是根据曲波自身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讲述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着重刻画了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可谓家喻户晓,小说同时也搬上京剧舞台,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7.60 万字 | 2025-04-08 14:29更新
海阳市市委秘书钱亮亮突然被提拔为市府接待处处长。天上掉下来的这个馅儿饼,连他自己都莫名其妙。新的工作让钱亮亮眼花缭乱,而且充满诱惑——灯红酒绿的环境、吃喝玩乐一条龙的迎来送往、金钱、美女、权位……身在其中,钱亮亮身不由己的演出了一场场真实、幽默、危险、尴尬的悲喜剧。作者以他深厚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并以轻松有趣的文字,使真实自然、生动曲折的情节和形形色色、个性鲜明的人物跃然纸上。小说回避了惊天动地的腐败故事,却活灵活现,自然生动地给我展示了一个关“流行性诱惑”和“亚腐败状态”的现世画卷。
7.00 万字 | 2025-04-08 14:30更新
乔治·奥威尔 | 其他 | 已完结
《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著小说,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经典,。这部小说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一九八四》是一部政治寓言,更是一部具有预言性质的科幻小说。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任何形式下的极权主义必将导致人民甚至整个国家成为悲剧。
4.80 万字 | 2025-04-08 14:31更新
《雾都孤儿》(英语:OliverTwist),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本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本书曾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及舞台剧。世界知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于2005年也曾将此书拍成电影。
11.60 万字 | 2025-04-08 14:31更新
查尔斯·狄更斯 | 其他 | 已完结
小说描写了董贝父子公司的盛衰史。董贝是个贪得无厌的大资本家,妻子儿女都成了他追逐利润的工具和摆设。公司经理卡克尔是个奸诈小人,骗取了董贝的信任后又一手造成了他的破产。在现实的教训中,董贝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最后,虽然他已无法重整家业,却成全了真正的家庭幸福。
12.60 万字 | 2025-04-08 14:32更新
查尔斯·狄更斯 | 其他 | 已完结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情节感人肺腑,是世界文学经典名著之一,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曼马内特医生一家和以德法日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本书的主要思想是为了爱而自我牺牲。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
9.00 万字 | 2025-04-08 14:32更新
这是一部揭示政绩工程内幕的当代政治小说。周梅森是从政治体制的反思入手,再度推出最新力作《至高利益》,展示了当代政治最尖锐、最核心的矛盾及政治家的抉择。主人公李东方由市长继任市委书记之后,面对着两位前任大搞政绩工程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省委书记钟明仁当年抓的国际工业园实际上是个垃圾园,恶性污染事件濒发;副省长赵启功在任时抓的新区套住了三百亿资金,搞得地方财政几近破产;基层乡镇干部发不出工资,二十万人下岗失业,群访事件不断,高层干部腐败堕落,田壮达携三亿巨款外逃……李东方面对危局,忍辱负重,在年轻市长助理贺家国无私无畏的支持下,为前两任领导的“政绩”擦屁股,一次次陷入政治窘境和险境之中。
7.80 万字 | 2025-04-08 14:30更新
1980年,旅居美国的华侨企业家许景由在女秘书宋蕉英的陪同下回国旅游,并寻找失散多年的儿子许灵均。经过中国旅行社的帮助,许灵均从西北的敕勒川牧场赶到北京饭店,同父亲许景由见面了。由于封建婚姻,许景由与妻子一直不和,后来丢下妻儿离家出走。在许景由走后的第4天,许灵均的母亲就病故了。从此,他孤苦伶仃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30年过去了,许景由为没尽父责,深感内疚,他决心把儿子带回美国,继承遗产。这时,许灵均想起了贤惠能干的妻子秀芝和活泼可爱的儿子清清。他们一家人是那么的亲热、和睦,他怎能离开妻儿去国外呢?
4.00 万字 | 2025-04-08 14:30更新
草房子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很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
1.80 万字 | 2025-04-08 14:30更新
《面纱》是英国作家W.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一部女性精神觉醒经典之作,同时也是其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面纱》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感关照,以其对道德冲突的敏感解析,以其对人性的尖锐反讽,以其对人类欲望、恐惧和悔恨等内在世界的准确建构,而成为一部艺术的杰作。
1.60 万字 | 2025-04-08 14:31更新
查尔斯·狄更斯 | 其他 | 已完结
在这部具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具有曲折生动的结构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而且还在于它具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丰满逼真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的世态人情,评论家认为《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的其他作品。
15.00 万字 | 2025-04-08 14:32更新
乔治·奥威尔 | 其他 | 已完结
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5.80 万字 | 2025-04-08 14:33更新